关于融入课程思政要求修订课程教学大纲
的通知
各教学单位:
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根据学校《关于开展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建设专项活动的通知》,现将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工作通知如下:
一、修订目标
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巧妙、自然地融入思政元素,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将价值引领、知识传播、能力养成有机统一,使课程教学大纲变成课程育人大纲,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结合达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修订原则
(一)分类推进
通识类课程。注重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专业类课程。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专业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知识体系中的广度,深度和温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专业课程,要着重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文学类专业课程,要着重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学、工学类专业课程,要着重培养学生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艺术学类专业课程,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
实践类课程。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增强学生用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
(二)凸显特色
要根据当前的时代特征和学校所处的区域特点、办学特色因课制宜确定课程思政具体融入点。要把握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时代特征,要结合专业课程内容,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扎根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树牢中国情怀。要把握好粤港澳大湾区区域特点,将广东近现代革命和发展、改革开放和粤港澳大湾区“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经济社会制度特点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助力适应和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发展的一流人才培养。要把握好“商法融合、实践创业、多元协同”的办学特色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养总目标,注重强化学生劳动精神和态度培养,塑造敢闯敢拼、艰苦奋斗的冲劲韧劲,淬炼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三)灵活多样
在制定课程教学大纲中,灵活使用课程思政的融入方式,综合运用使用讲授点拨、案例穿插、专题嵌入、讨论辨析、隐形渗透等多样方式适时适当地融入思政元素。
三、修订范围
分步骤、分阶段、有重点推进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最终覆盖我校所有课程。
本次修订范围为以下几类:
1.2020-2021学年(本学期和下学期)所有开课课程(学年论文、毕业论文除外)。
2.2020版人才培养方案综合运用课模块的劳动教育依托课程(如社会劳动与实践,专业劳动与实习等)。
3.2019、2020年度立项建设的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其他课程在开课前一学期完成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
四、工作要求
1.各教学单位要成立教学大纲修订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具体目标、任务、进程安排和责任人。组织教师进行充分的课程思政培训、学习和研讨。
2.学校的教学大纲模板详见附件。理论课程主要从课程教学大纲的第三部分(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第四部分(教学内容及要求)深入思考课程思政融入课程教学大纲,文科类课程在课程考核部分也可适当的将课程思政列入部分考核点,如有优质合适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也可列明。单独开设的实验课、实习课程(实验、实习学时超过8学时的理论实验课也需要单独修订相关教学大纲)教学大纲主要从实验/实习教学目的、实验/实习教学内容融合课程思政相关目的和内容。
3.课程教学大纲中课程思政目标、内容、方法,应经过课程组集体的充分研讨、设计和论证。每门课程要求至少确定3处课程思政融入点,并将融入地方加粗标示。
4.劳动教育依托课程的教学大纲制定要求:每门课程应当设置不少于2个学时的集中性理论授课。理论讲授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形成必要的劳动能力。课程教学应当综合运用讲解说明、操作训练、项目实践、榜样激励、反思交流等方式开展劳动与实践教育,并制定劳动教育课程考核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方式。
5.2020年12月31日前,各教学单位组织完成课程教学大纲修订,修订后的课程教学大纲统一命名为“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教学大纲”,以学院为单位将压缩文件发送到jykwnfw@163.com。
教务处工作联系人:王老师,电话:020-84096709。
附件:广东财经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教务处
2020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