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财大教[2023]128号
关于组织教师参加“第四届全国教师
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
各教学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广大教师潜心教书育人,推动教学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结合我校实际,决定举办第四届教学创新大赛校内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推动教学创新,培养一流人才
二、参赛对象与要求
1.我校在职或正式聘用教师。
2.参赛的主讲教师应近五年对参赛的本科课程讲授2轮以上。
3.主讲教师应保证教学创新设计相关材料的原创性,不得抄袭、剽窃他人作品。主讲教师及团队成员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不存在师德师风、学术不端等问题。
4.鼓励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教师积极申报:
(1)曾获省级及以上课程立项;
(2)曾获校级及以上教学竞赛奖项;
(3)具有校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或校级及以上教学团队支撑。
三、赛制与奖项设置
大赛按照“四新”建设、基础课程、课程思政等领域和参赛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等级,结合我校实际情况,设4个赛道,每个赛道设正高、副高、中级及以下3个小组。
赛道一:新工科(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赛道二:新文科(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赛道三:基础课程(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赛道四:课程思政(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
新工科、新文科内容可参考“四新”建设工作网站(http://four-e.tju.edu.cn/sxgk/sxjj.htm)。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但不局限于此,部分具有明显专业特色的通识必修课程(如Python程序设计)也可纳入基础课程。基础课程的界定以学校本科培养方案设置为准。
校赛奖项设置: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各7名。特等奖7名主讲教师(团队)获推荐参加省赛。
四、选拔赛程序及要求
(一)学院组织和推荐
1.各教学单位认真组织,做好大赛宣传,引导与鼓励本单位各层级教师积极参加11月11日-13日的线上培训(详见附件1)和报名参赛。每个教学单位原则上按照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等三个组别各至少推荐1位教师(团队)参加校级选拔赛。
2.各教学单位将推荐参加校级选拔赛的教师(团队)参赛材料于11月21日提交教务处(明德楼308 ,李老师,电话:84096581),同时将电子稿发送邮箱:1321931977@qq.com。
(1)申报书(附件2)。
(2)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报告)(附件3)。
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应基于参赛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反思,体现教学创新成效。聚焦教学实践的真实“问题”,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评价的改革等,采用教学实验研究的范式解决教学问题,明确教学成效及其推广价值。课程思政创新报告应立足于学科专业的育人特点和要求,发现和解决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真实问题。报告须包括摘要、正文,字数不超过4000字。格式自定,应简明扼要、突出教学创新成果。
(3)教学创新(或课程思政创新)成果的支撑材料及目录(附件4)。
(4)校级选拔赛推荐教师汇总表(附件5)。
(二)学校审核和推荐
学校审核参赛教师资格,然后组织专家对参赛教师参赛材料进行评选,推荐出21名参赛教师参加现场决赛。
(三)现场决赛(时间另行通知)
1.校级决赛以教学创新设计汇报为主。参赛教师(团队)结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实践,全面说明整门课程的设计思路,突出教学改革与创新,展示相关过程性支撑资料(评分标准详见省赛通知)。PPT汇报10-15分钟后,专家评委提问交流。
2.结合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报告)和现场教学设计创新汇报情况,评选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各7人(团队),其中特等奖7人(团队)获推荐参加省赛。
(四)准备省赛参赛
教务处、人力资源处(教师发展中心)和网络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组织省赛选手赛前辅导、视频拍摄准备指导;提供试讲场地;为省赛选手拍摄、编辑“课堂教学实录”。
五、工作要求
1.请各教学单位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此次竞赛,成立以院长和书记为组长、教学副院长为副组长的竞赛领导小组,积极组织、广泛动员各层级职称的教师参赛。
2.各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课程组、教学团队)积极组织辅导与研讨,帮助主讲教师(或团队)优化参赛材料。
特此通知。
附件:
1.教学创新大赛备赛专题培训班的通知
2.申报书
3.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报告)
4.教学创新(课程思政创新)成果支撑材料目录
5.教学创新大赛校级选拔赛推荐教师汇总表
6.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评分标准(含课程思政组)
教务处
2023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