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参加2025年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的通知

发布者:舒磊发布时间:2025-08-11浏览次数:10

                           教务〔2025〕91号

关于组织参加2025年大学生新文科实践

创新大赛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打造文科实践育人平台,深化文科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加强文科实战型人才培养,提高文科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由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主办,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联合承办的“2025年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拟于2025年8月-11月举办。现将大赛安排及我校参赛事宜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融创赋能实践致新 

二、大赛目标

“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是面向在校大学生举办的校园赛事,旨在强化文科专业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问题的紧密联系,引导文科专业学生以大赛为平台开展扎根实际、深入一线的实践创新活动,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推动新思想、新技术等内容在各学科专业中真正落地,产出一批调查报告、研究报告、文艺作品、应用产品等高质量实践创新成果,提高文科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涌现一批实战型高素质文科人才,推动高校文科人才培养实质性“脱虚向实”,将人才“软实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三、大赛选题

大赛设置文史哲、经管法、教育、艺术四个组别,参赛团队结合专业学习深入开展实践,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具体实践问题,根据学科专业背景及所开展的实践内容合理选择参赛组别,各组别具体内容如下:

(一)文学、历史学、哲学类专业。聚焦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中国道路的学理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研究、中华文化传承创新、数字人文、语言智能、国际传播等有关领域。

(二)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类专业。聚焦党的建设、经济发展、国家治理、企业治理、乡村振兴、对外开放、科技创新、法治建设、社会保障、绿色发展、国家安全等有关领域。

(三)教育学类专业。聚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教育综合改革、教育资源扩优提质、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数字化与AI赋能、教育国际化等有关领域。

(四)艺术学类专业。聚焦艺术研究、艺术创作、艺术管理、艺术产品制作和营销、艺术表演、艺术治疗、科技与艺术融合发展、美育浸润等领域。

四、参赛对象与要求

(一)参赛对象

1.本次大赛面向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不含在职教育)。大赛参赛形式为团队赛,每支参赛团队由3-15名学生和1-3名指导教师组成,其中团队负责人1名(须为文科专业本科生),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跨学段组队。研究生人数不超过团队成员数量的30%。每人限负责一个团队,但可同时作为团队成员参与其他团队报名。每位指导教师至多指导2支参赛团队。

2.参赛团队只能选择1个符合要求的组别报名参赛,报名时以参赛团队负责人学籍所在学校作为参赛单位。已获首届大赛决赛金奖、银奖的项目,如内容基本相同并无特别创新进展,不得重复参赛。已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铜奖及以上的项目,不得参赛。

(二)参赛要求

1.参赛团队要坚持问题导向,将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在扎根社会基层、直面真实场景的过程中,以专业视角剖析社会问题、解决现实难题,推动学科专业知识在真实问题中的运用,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对社会的认识、增进同人民的感情。

2.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健康、合法,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应在创意、想法、思路等方面具有原创性,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知识产权或者其他权利。一经发现或经权利人提出并查证,将取消其参赛资格。学校将对参赛项目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参赛项目的合规性和真实性。

五、比赛安排

    大赛采用校内初赛、全国决赛两级赛制。初赛由我校组织,决赛由山东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联合组织。

(一)学生报名参赛(9月10日前)。参赛团队通过大赛系统进行报名(网址:https://xwk.sdu.edu.cn/),在“资料下载”板块可下载操作手册指导报名参赛。报名截止时间为9月10日24点

参赛项目均须提交《参赛项目报告》(见附件1)及《参赛项目汇报材料》。视项目情况可酌情提交有关支撑材料。其中《参赛项目报告》将作为评审的主要依据。《参赛项目汇报材料》须由参赛团队独立完成并真实反映团队亲身实践过程,采用PPT、PDF等可用于汇报展示的形式。有关支撑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调研报告、研究报告、论文、报道等反映项目实践过程及成果的材料。

(二)校内初赛(10月15日前)。学校组织专家依托大赛系统进行评审,遴选晋级决赛项目,并对评定结果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的推荐参加全国决赛。

(三)全国决赛(11月中旬)。决赛由山东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联合组织。决赛分为网评赛和现场赛,现场赛在西安交通大学进行。决赛参赛事宜届时另行通知。

六、工作要求

(一)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加强宣传,广泛发动。鼓励各学科专业围绕理论与实践问题设置引导题目,组建指导教师团队,重点加强对学生赛事选题、实践过程的指导,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二)参赛本科生获校内选拔赛铜奖及以上的团队成员可申请“创新创业”模块“第二课堂成绩单”(0.5分)。参赛研究生若获奖可以对应申请研究生荣誉奖。

(三)未尽事宜,请参见https://xwkds.fltrp.com/

七、联系方式

(一)教务部:周老师,电话:020-84096405,负责组织本次参赛相关事宜。

(二)研究生工作部:蔡老师,电话:020-84096846,负责解答获奖成果申请研究生荣誉奖事宜。

(三)参赛学生可加入我校赛事QQ群(群号:933975895),以便及时获取赛事资讯、进行参赛咨询等。

 

     附件1 参赛项目报告.docx

    附件2 项目评审指标体系.docx

      

 

                    教务部   研究生工作部    校团委

                           2025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