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财大教〔2021〕54号
关于修订2021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通知
各教学单位:
根据上级部门有关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现对2021级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通知如下:
一、修订原则
(一)深化改革原则
根据学校建设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的目标,对接新文科、新商科、新工科、一流专业等建设要求,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强化价值引领,强调商法融合、商技融合、湾区特色,建设一批有特色的专业课程。
(二)连续稳定原则
在培养方案总体框架、学分要求、课程体系等核心要素维持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参照国家标准要求适当调整课程设置,保持培养方案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既减少对学籍变动、重修学生产生的不利影响,又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二、修订内容
(一)通识必修课程
1.思想与政治模块必修课程
按照《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更名为《思想道德与法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更名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形势与政策》课程调整为3学分,1-6学期开设,每学期0.5学分。贯彻落实教育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劳动与安全教育,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增设一门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2学分,32学时)和一门国家安全教育课程(1学分,16学时)。调整后的思政与政治必修课程设置如下表:
序号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建议修读学期 | 总学时 |
1 | 军事理论Ⅰ | 1 | 1 | 15 |
2 | 军事理论Ⅱ | 1 | 1 | 15 |
3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2 | 1或2 | 30或32 |
4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3 | 1或2 | 45或48 |
5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3 | 3或4 | 48 |
6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Ⅰ | 2 | 3或4 | 32 |
7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Ⅱ | 2 | 5或6 | 32 |
8 | 思想政治综合实践 | 2 | 3或4 | 32 |
9 | 形势与政策Ⅰ | 0.5 | 1 | 8 |
10 | 形势与政策Ⅱ | 0.5 | 2 | 8 |
11 | 形势与政策Ⅲ | 0.5 | 3 | 8 |
12 | 形势与政策Ⅳ | 0.5 | 4 | 8 |
13 | 形势与政策Ⅴ | 0.5 | 5 | 8 |
14 | 形势与政策Ⅵ | 0.5 | 6 | 8 |
15 | 国家安全教育 | 1 | 2 | 16 |
16 | 大学生劳动教育 | 2 | 1 | 30 |
2.大学公共英语/日语课程
(1)大学公共英语课程
根据实际,将大学公共英语课程修读总学分调整为12学分,分不同专业继续按照实行分层分类教学,根据学生不同水平及专业差别等进行设置。大学公共英语课程设置具体见下表:
序号 | 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建议修读学期 | 总学时 |
1 | 普通类(高阶班) | 大学英语Ⅲ | 3 | 1 | 45 |
大学英语Ⅳ | 3 | 2 | 48 | ||
英汉/汉英翻译 | 3 | 3 | 48 | ||
财经英语 | 3 | 4 | 48 | ||
2 | 普通类(标准班) | 大学英语Ⅱ | 3 | 1 | 45 |
大学英语Ⅲ | 3 | 2 | 48 | ||
大学英语Ⅳ | 3 | 3 | 48 | ||
财经英语 | 3 | 4 | 48 | ||
3 | 艺术类 | 艺术英语Ⅰ | 3 | 1 | 45 |
艺术英语Ⅱ | 3 | 2 | 48 | ||
艺术英语Ⅲ | 3 | 3 | 48 | ||
艺术英语Ⅳ | 3 | 4 | 48 |
(2)大学公共日语课程
根据实际,将大学公共日语课程修读总学分调整为12学分,分普通类和艺术类进行教学。高考语言为日语的考生入校后修读大学日语公共课程。详见下表:
序号 | 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建议修读学期 | 总学时 |
1 | 普通类 | 大学日语Ⅰ | 3 | 1 | 45 |
大学日语Ⅱ | 3 | 2 | 48 | ||
大学日语Ⅲ | 3 | 3 | 48 | ||
大学日语Ⅳ | 3 | 4 | 48 | ||
3 | 艺术类 | 艺术日语Ⅰ | 3 | 1 | 45 |
艺术日语Ⅱ | 3 | 2 | 48 | ||
艺术日语Ⅲ | 3 | 3 | 48 | ||
艺术日语Ⅳ | 3 | 4 | 48 |
3.计算机基础课程
会计学院、金融学院、财税学院、智能财会管理学院、国际商学院所有专业开设《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替换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二)通识选修课程
1.增加“湾区视野“模块
鼓励各教学单位新开设湾区特色相关课程,纳入学校通识选修课“湾区视野”模块。
2.开设‘四史’教育课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教材〔2020〕6号)文件精神,改革思政课程,开设“‘四史’教育”课程(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课程模块为“思想与政治”选修模块,四门课均为2学分。学生修读“思想与政治”选修模块的学分至少3分,其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与青年学生使命担当”课程必修,四史课程至少修读1门。
3.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课程
在思想与政治模块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列课程。
(三)学科基础课
按照学科专业门类打通相关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设置,确定课程建设牵头单位和开课单位。课程牵头建设单位负责课程的建设,开课单位负责本单位所含专业的课程排课、教学和考核等工作。
(四)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
1.鼓励各专业根据学校办学特色,突出商法融合、商技融合和湾区特色,建议各专业在专业选修课模块专设“商法融合模块”、“商技融合模块”或“湾区特色模块”课程。针对在同一专业在不同学院开办的,要根据本单位办学优势和特色,允许设置不同的课程(课程名称和课程代码区分)。鼓励各专业开设一定数量质量优的专业选修课。
2.各专业必须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各专业,尤其是新学院新建专业或新专业至少设置一门劳动教育实践课程,命名为“社会劳动与实践”或“专业劳动与实习”。“社会劳动与实践”学分原则上为1学分,劳动时间原则上为1周,最长不超过2周(“国标”另有规定的除外)。“专业劳动与实习”原则上学分原则上为1-2学分,劳动时间原则上为4周,最长不超过6周(“国标”另有规定的除外)。没有设置相关性质课程的专业,应研究确定开设课程名称和内容。同一学院不同专业间课程名称、学期原则上应当保持一致。
3.为进一步凸显我校经管类专业实验教学特色,经管类相关专业原开设的《ERP软件Ⅱ》课程统一调整为《人工智能与商业智能》,开课单位为经济与管理实验中心,2学分。
(五)全英/双语课程设置说明
为保证培养方案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各学院要对列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全英、双语课程从人才培养目标、学生基础、师资条件等进行充分论证和审核,原则上,除中外联合办学项目、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等高度国际化办学的专业外,其他专业只在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模块允许开始全英、双语教学课程。全英、双语课程请明确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标注“(全英)”或“(双语)”字样。列入人才培养方案的全英、双语课程,是教师开展全英、双语教学的依据,也是派出海外研修教师进修课程的重要参考标准。
(六)为保持培养方案的稳定性,便于学生在合理选择和修读课程,其余课程原则上不再调整。
三、工作程序和要求
1.高度重视、充分论证。各学院应根据修订要求,深入开展调研论证工作,科学修订2021人才培养方案。尤其是新办专业及调整了所属学院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一定要科学严谨,对接行业产业需求,注重培养方案中每学期学分相对均衡,在兼顾课程先修后续关系及校区资源安排前提下,适当将专业课上课时间前移,原则上第1、2学年每学期均开设适量的专业课。
2.2021年,税收学、统计学、会计学三个中外人才培养实验班调整为中外联合培养项目班办学,请所在学院专业针对未赴国外就读学生制定中外联合培养项目班未赴国外学习人才培养方案。
3.扎实推进,及时报送。
(1)2021年新招生本科专业及调整了学院归属的专业,由现专业所属学院参照广东财经大学人才培养模板(附件3)于6月25日前将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报送教务处,同时报送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论证过程相关资料。经教务处审核通过后,7月10日前,各新专业按照系统录入步骤(详见附件4)在教务系统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系统录入工作。由于学校机构调整还未实质性完成,请调整了学院归属相关专业的原归属学院配合现归属学院完成相关专业2021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2)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教务处在教务系统从2020版人才培养方案模块直接复制到2021年相关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涉及到通识课模块需要调整的部分由教务处在教务系统统一完成调整。相关专业计划列入2021版人才培养方案的,涉及到调整的课程(含修改原课程信息、增加新课程(含新设的全英/双语课程)、删除原课程三种情形),须由开课单位于6月25日前填写《广东财经大学2021版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调整申请表》,经教务处审核通过后纳入相关专业的2021版人才培养方案,原则上新增课程名称要与现有课程库(详见附件2)中课程名称有区分。
(3)7月20日前,教务处完成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系统审核,并从系统导出纸质版的人才培养方案返还各专业所在教学单位签字盖章确认,后返还教务处存档。
附件:1.广东财经大学2021版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调整申请表
2.广东财经大学现有课程清单
3.广东财经大学人才培养方案(模板)
4.人才培养方案录入操作说明
附件1: 广东财经大学2021版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调整申请表.docx
附件2:广东财经大学课程库信息表(截止2021.6.9).xls
教务处
2021年6月15日